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科普

土家族武术

科普小知识2022-04-29 15:45:57
...

土家族武术是土家族所特有的民族武术,武术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土家族武术是土家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土家族劳动人民的优秀文化遗产。武术作为土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人民的文化活动方式,土家族武术现在已经成为传承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土家族世代好武,成为传统。在长期的渔猎、农牧、战争生活中,土家族创造出种类繁多、独具民族气质的地方特色武术。土家族武术也是中华武术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民族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1、简介

土家族聚居在山高坡陡,峡谷幽深,岩石遍地的武陵山区。以姓氏为单位组成大大小小的土家山寨,山寨与山寨之间相隔遥远,交往十分不便。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交通闭塞,必然造就勇敢沉稳的民族心理素质。原生态的自然居住环境也孕育了土家人浪漫乐观的天性。土家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在与天地的顽强较量中,土家族武术随之萌生。经过土家人不断丰富及创新,形成了今天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土家族武术。

土家族世代好武,成为传统。在长期的渔猎、农牧、战争生活中,土家族创造出种类繁多、独具民族气质的地方特色武术。

2、土家族武术的技术特点

极多的独特的民族性内容

比如脚腕重踢它是以坚硬而且受力面积小的脚部内侧的脚腕重创敌人肋部的强悍腿法。非常独特。很多的功夫比如汉族武术,日韩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等,都是用脚背或者胫骨去扫踢的。土家族特有的脚腕重踢虽然发力不太顺,但是受力面积比一整只脚背或者胫骨都要小太多了,所以破坏力很大。

超强的连击性

也是土家族武术独有的。如肘膝掌配合击杀法和连续擒锁击杀法。

一、先往敌人耳后起肘,然后不收回直接把肘,以肘为轴心向右上方转出后,打后脑同时抓住敌人另一只手拉回来膝撞腹部,撞躬身后,双手砍后脑。

二、打拳被敌人闪开,不收回直接折过去用掌劈侧颈,劈完后不收回而是直接由此抓住敌人的脖子,另一手抓敌人的手拉回来膝撞。撞躬身,在挥肘下砸敌人的后心,最后补充性的可以从后锁制着敌人的肩关节的同时从后弹踢下巴。

三、把敌人摔成背朝上后,立刻先跪住敌人的肩关节,翘掉敌人的肩关节后,再在空中,立刻毫不停歇地两个力一前一后地废掉敌人的肘关节。(也可以按在自己的另一大腿上双手一起下按,这也是土家族特有的毁伤关节的技术),最后再毫不停歇地把敌人的肩肘俱费毫无抵抗力的这只手放在敌人的咽喉下牵拉锁颈杀死敌人,同时跪住敌人的脊柱,并极力挺身支援锁颈的力道。一般牵拉锁颈也是我国和东南亚多国常用的锁颈技法,但是敌人势必挣扎,土家族则会一连串地锁完他的各个关节后,让毫无抵抗力的敌人被锁颈致死。如果敌人拿刀,我就牵着敌人已经废了的胳膊用敌人的刀割开敌人的咽喉,再把刀拿在我手上,结束我徒手的不利状态。

四、运用过背摔先把敌人在空中利用惯性折掉敌人的腕关节,然后立刻对被摔倒的敌人的脸部跪膝攻击,而且跪膝后不收回,直接跪住敌人的脸不放,此时敌人自然伸手向上,立刻毫不停歇地双手抓住锁敌人的肘关节,废掉它。

全面的技术

土家族的武道技术特别全面,无论拳、掌、肘、膝、腿、指、爪、摔、擒拿、锁制、固定等等均有所建树。特别是汉族武术相对不太重视的膝法,土家族武道则特别重视,而且与泰拳、缅甸斌道等等大大咧咧的箍颈膝撞不同,土家族的膝法还特别重视使用巧力,顺势签拉敌人的进攻手,用膝法反击。而且特别重视对被膝法撞躬身的敌人所暴露的后脑,后心等要害使用掌劈或者肘砸攻击。

凶狠的风格

汉族武术讲究“刚柔并济”不同。土家族的武术则是非常不同,特别强悍,非常致命。包括给出的打法,可以看出这一独特风格。因为土家族武术具有鲜明民族性的特点并不是一句空话。

3、名称的土家语解释

Davhaf(达哈),Dav(达)是互相的意思,hav(哈)是一个特别像英语中“hit”这样的,特指击打的动词。也就是“对打”,即击打的拳脚功夫之意,与土家族摔跤“达布”:也就是对摔,扭打的功夫相对。因为土家语属于藏缅语族,和汉语语法区别较大。Davhaf也是土家族规模最大的武术运动,除了是单一

的武道的名字,也泛指整个土家族的武道(徒手的)。或泛指一切的拳脚功夫,也就是还有一层类似汉语“拳术”这个词的意思。

4、溯源与发展

生存的需要促进了土家武术的形成土家族武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包括拳术、器械、和散手三大类,土家族武术的起源是广大的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积累出来的。最基本的说,是为了生存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土家族自古居住在地形复杂的深山密林地区,生存环境恶劣,有时要面对猛兽的袭击,所以习练一些防身的技能是生存的本质需要。在土家族叙述族源和发展的民间文学史诗中《梯玛神歌》的迁徙记一章中明确的描述了土家先祖通过器械、徒手格斗打败妖魔的情节,这时候土家族武术的基本雏形已经形成。

土家族舞蹈是土家武术的前身

在古时,土家族的先民打猎归来后,大家为了消遣寂静的长夜,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一边烧烤着打猎回来的食物,一边敲打手中的武器,模仿着和野兽的搏斗、打猎中各种动作。人们手舞足蹈地跳起来、吼起来、歌起来、舞起来,土家族最原始的舞蹈就是茅古斯(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所以大多数武术研究者都认为茅古斯是土家武术的活化石。流行于土家山寨的十二埋伏拳就是由茅古斯演变而来的。(注:土家族十二埋伏拳是一种古老的扭打式武道,以擒锁为主。打击技术较少。)

武术起源与并发战争的需要

土家族武术亦是如此,战争的促进了土家武术的发展。土家族历史以来以骁勇善战,民风彪悍著称,自古以来部族内部,与外族之间的战事不断,武术成为获得军事胜利的重要手段。从将领到士兵,人人都要学习武艺。战争刺激了土家族武术的积累和继承,也可以说土家武术是在连年不断的战事中发扬的。在将士解甲归田后,他们又把在军队里学习到的武艺带到了民间进行传播。在民间传播中,去掉军营里为应付打仗而采用的大劈大砍的特点,加之以较为实用或者较为优美的技击动作,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土家族武术。

5、土家族武术的文化特点

鲜明的民族特点

土家族武术是土家族人民所独创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土家族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产生于本民族,又流传于本民族,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性。在土家族武术的发展进程中,有一些与外来武术文化的融合,但是从套路演练、技击、武德传承等无不透露出浓郁的土家族文化。在土家族内部,把土家武术视为自己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特殊的敏感性。正是土家族武术所独有的民族特性才使其能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土家武术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性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在增进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意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独特的武德特征

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是中华武术的重要表现特征,同时又是武术文化的一个明显的表现形式。在土家族武术里,其武德文化占了很大的部分。土家拳术,拳劲力猛,几乎招招致命。所以武师都不轻易传授武术,首先要考察学武者的德行如何,再加以传授武术,咋土家族的武德文化中,流传着“五不授与四教”的说法。一般有五种人不在传授之例:不授习武材料者不授,心狠手辣者不授,随便卖弄武艺者不授,狂妄之大者不授,女子不授。四教既忠实老实者、谦虚谨慎者、讲仁义重礼者、重武艺勤奋好学者授。从“五不教四授”中,可以看出土家武术独特的武德文化呢韩与重视武德修养的本质特征。独特的武德文化是传承与发展土家族武术的重要因素。

独特的文化信仰

土家族和其他南方少数民族一样,都有着对英雄人物极度崇拜的特点。对英雄的崇拜,加深了人民对习练武术的热情,同时也加速了武术的传播。在土家族的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对本民族历史的英雄人物,奉若神明。对武艺高强的酋长,敬为“八部大王”。还有些地方的土家族,以虎作为本民族的文化图腾,虎乃百兽之王是最凶猛的动物。土家族武术,深受虎文化的影响,每招每式都凶狠异常如土家白虎拳,白虎掏心等等。一些常年行走江湖的武林人士的刀剑上面,都雕了虎的图案,剑刀的把都做成虎的形状。从文化信仰的角度来看,土家族武术有着明显的独特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武术。

6、土家族武术派别

达哈

达哈是土家族武术中的主要的击打的拳脚功夫,亦是土家族武术的土家语泛称。重视武德的同时极其凶狠,技术全面,风格独特,极具土家族的鲜明民族特色。

呈现出与讲究“刚柔并济”和空灵的汉族传统武术不同的风格。

达布

也就是土家族摔跤。土家族摔跤的成就其实并不输于土家族的拳脚功夫,土家族摔跤擅长重型摔法以及兼有实质性破坏效果的摔法(比如右侧图片示范的劈后脑同时绊腿摔,基本可以直接杀死敌人),也兼有很多快摔法,技术上的最大长处是毁伤关节。并且绝不会像其他的武道那样坐等敌人疼的受不了而投降,而是凶狠的一连串毁伤关节的技术,甚至是杀死敌人,(一般是锁颈致死)

大庸气功

大庸气功堪称武林奇葩,是张家界市境内特别是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分健体气功、武术气功两类。大庸气功在海内外享有极高名望,曾为祖国赢得声誉。

据传大庸硬气功鼻祖是楚国鬼谷子,该气功最具影响的项目有如下七项:

(1)腹卧刚叉:由二人在地面扶住一根叉尖朝上的三股钢叉,叉尖锋利,然后一人俯身叉尖,尖抵腹部,待其四肢平展悬空,扶叉二人转图库动钢叉,谓之推磨。表演时,要求卧叉者运气于腹,气意集中,稍有大意,叉即穿腹而过。

(2)卧刀破石:先固定两把大刀,刀口朝上,卧刀者运气后,由其他人抬卧于刀口上(有仰卧、俯卧两种),然后在卧刀者腹部或背部置一硕大石条(约数百斤),由一个或两个彪形大汉抡大锤狠击石条直至断裂破碎为止。

(3)钉刀床破石:地上倒一层碎玻璃片,一人仰卧其上,然后腹上置钉床,又一人仰卧钉床上,再于第二人腹上置刀床,第三人仰卧刀床上,腹部上压一块数百斤的大石条,由人抡捶狠砸,至石破为止。

(4)银枪刺喉:用一根两头安的锋利枪头的钢枪,抵置于两位表演者喉部,然后相对发力,至枪杆抵成弯弓形而喉部安然无恙。

(5)徒手断石:表演者将一块坚滑如铁的卵石置于地上,然后运气于掌或指击断卵石。

(6)踢腿折石:表演者运气于腿,以腿击断石条。一般可踢断15公分以上厚度的石条。

(7)胸部打刀:将锋利大刀刃口置于胸部肌肉上,用一根拳头粗木棒猛击刀背,至棒断而胸部无伤。

湘西土家拳

土家拳是湘西土家族的拳种,历史悠久。今大庸市一带流行的土家拳谱,尊岳飞的师傅周同为祖师。赵匡胤惯使的“双马辊”,至今仍在土家族武术中使用。清代为土家拳发展的极盛时期,乾隆至光绪年间,永顺县习土家拳而中武举者有23人。湘西龙山、桑植、永顺、大庸、保靖、泸溪、古丈、沉陵、辰溪等县市均有人习土家拳。

土家拳注重桩功,以练弓步、马步为主,攻防手法多,以立拳为主,讲究“三法一劲”,即蹬腿、送髋、护肩、斜下冲劲。步法灵活多变,常用蛇形步、标步、梭步、垫步和撤步。拳架紧凑,活动范围小,多近攻短打,动作迅速,拳势凶猛,刚劲有力。

练功方法,主要有桩功、习柔、轻纵、抗打、拳掌功、走拳架、策手(即散手)等,称为七步法。

黑虎拳属于湘西土家拳,黑虎拳是流行在邵阳、零陵地区的一个重要拳种,属内壮功,有系统的拳械套路,独树一帜,从清代中期至今,已传15代。

黑虎拳的风格特点:动作朴素,勇猛无华,短打强攻,刚劲有力。其徒手套路有“月中攀桂”、“黑虎掏心”等9套。1983年,大庸市黄德军应邀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表演黑虎拳,受到观众好评。

三峡武术土家拳

三峡土家巴人粗犷豪放,尚武成性,有“恒带刀弩长枪”之俗。其中土家拳是其经典民间代表拳术。

土家拳历史源远流长,大概由远古巴国蛮拳演变而来,古代部落首领廪君就是由投剑、乘船竞技而立。清同治《来凤县志》载有《蛮刀歌》,记述其练武情形。

土家拳术近似南拳,以技法为主,刚柔相济、天人合一,讲究撩拗披劈、挂逼勾勒、承灵停妥、方圆扁窄、刁枪空滚、吞吐浮沉、三滚五快、摆桩精灵,强调脚似车盘、腰似磨心、眼似铜铃、耳似风、动如猛虎、周身活顺。其风格独特,拳势紧凑、动作稳沉、步法稳健、腿法较少、多用手肘、劲力充实、带气必声、以声助力、套路短小、技击突出、注重功力、讲求实用。武术套路种种:小梅庄拳、小连拳、白虎赶室、九十一、三肘六捶、法拳、八虎、八法、大公拳、板凳拳等是其基本动作。练功方法多样,有举石锁、抢耍砣、打桩板、插黄豆、打沙袋、跳土坑、倒立等。武术器械刀、棍、耙、枪、铛、鞭样样俱全,自成一体。

向氏武术

“有1000多年历史的向氏武术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向氏家族将其作为健身之道来传承”为抵制倭寇,向氏先祖创建了既能健身又能征战的向氏武术,经过近1000年的演绎和传承,形成了刀、枪、锏、棍、锤、鞭、镖、叉、拳等诸般武术套路,且技艺独特精绝、世代相袭传承。明清之际,向姓先祖辗转于遵义、重庆、施州(今恩施),在清康熙年间落户黔江中塘。向氏有世代习武强身、报效国家的传统,并形成世代相传,千百年来不曾中断,成为土家民族文化的瑰宝。

上一篇:无为鱼灯

下一篇:缘狮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