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亚丁

科普小知识 2023-11-23 23:29:15
...

亚丁是一座拥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最初这里是一个荒凉的渔村。历史上曾被阿克苏姆、罗马帝国、波斯帝国等占领。亚丁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南端,扼守红海通向印度洋的门户,素有欧、亚、非三洲海上交通要冲之称,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2015年3月,也门总统阿卜杜勒-拉布·曼苏尔·哈迪宣布,因其首都萨那被胡塞武装分子占领,亚丁为临时首都,亚丁还是亚丁省省会和前也门*人民*(南也门)的首都。

中文名称:亚丁

外文名称:Aden

别名:阿丹

行政区类别:市

所属国家:也门

地理位置:亚丁湾北岸的两个半岛上

人口:101万(2010年)

港口:亚丁港

1、城市简介


亚丁

亚丁(Aden)距也门首都萨那363公里,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南端,俯瞰印度洋,是也门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亚丁扼守红海通向印度洋的门户,素有欧、亚、非三洲海上交通要冲之称,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

亚丁城位于亚丁湾北岸的两个半岛上,距红海南口曼德海峡约160公里,扼海上交通要道。亚丁港地处红海和亚丁湾的交界处,气候温和,四周海水清澈,珊瑚礁遍布,是可以全年正常作业的深水港。

亚丁全市由克雷特(老亚丁)、霍尔穆克萨尔、小亚丁和人民城等7个区组成。克雷特区的沙姆桑山与对面小亚丁的白立格山峰峦对峙,形成一个近似椭圆形的海湾,青峰连绵,建筑别致,海面辽阔,海水碧蓝,景色迷人。为了发展旅游业,在霍尔穆克萨尔区附近辟有人工岛休养地,岛上建有别墅式花园房舍,宏伟壮观的现代化的金色海岸旅馆格外引人注目。

从海上进入亚丁,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那光秃秃的、好似刚被熊熊烈火烧焦了似的嶙峋山岩。最早的亚丁城是现在的亚丁半岛东部的“克雷特区”。“克雷特”原意为“火山口”,历史上的亚丁城恰好修建在沙姆桑山的死火山的山口上。亚丁新城位于“老亚丁”西面,靠着深水港湾,随着装卸业务的发展而逐渐建设起来,由于处在火山口附近,因而这座城市又被称为“火山口上的城市”。

2、历史沿革


亚丁

亚丁是一座拥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最初这里是一个荒凉的渔村。到亚丁观光的游客,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当年修建在城市附近山头上的古城堡。根据阿拉伯历史学家们的考证,这些城堡可以追溯到十字军东征时代(公元11到13世纪),这说明亚丁自古便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

历史上的亚丁城曾经饱经沧桑,多次遭异族人占领。公元前24年,罗马帝国侵占这里。1538年,土耳其帝国占领亚丁。从1839年起,英国殖民者将这里变为殖民地长达一个多世纪。1967年也门*人民*成立,亚丁被定为首都。

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也门*和也门*人民*宣布统一,成立也门*,亚丁城成为亚丁省首府。

3、地理环境


亚丁

也门古城亚丁(Aden)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南端,濒临阿拉伯海和红海,经红海南端的曼德海峡,北通苏伊士运河,南与东非隔海相望,整个城市环椭圆形海湾而建。扼守红海通向印度洋的门户,素有“欧、亚、非三洲海上交通要冲”之称,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与亚丁相距约160公里的曼德海峡,堪称红海咽喉,自古以来就是连结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水上走廊”。曼德海峡中的丕林岛地处海路要道,是也门西部海防前哨。阿拉伯海西南部的索科特拉岛,把守着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部非洲的海上交通要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亚丁处于北纬12度45’,东经约45度,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干燥炎热,一年中的最低气温为16C,最高气温在40度以上。雨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多毫米,有的年份滴水不下,这在濒海的城市中十分罕见。

4、名称来源


亚丁

据说,亚丁城得名于亚丁港,亚丁是阿拉伯语的一个词根,意为“马鞍”,这是因为亚丁湾是由两个死火山熔岩形成的半岛组成的。由于昔日火山的爆发,火山熔岩形成了两个酷似马鞍形的火山口,伸进了印度洋,海水平静温顺地躺在一个近似椭圆形的海湾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亚丁湾形成了一个天然良港,加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重要的港口之一。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一般都要经过亚丁,溯红海而上,经埃及到达地中海各国。在火轮取代帆船的时代,亚丁就成了一个加煤站。近代的亚丁港始建于1888年。20世纪以来,随着内燃机逐渐取代蒸汽机,燃料油逐渐取代煤,世界航海事业迅速得到发展,而亚丁处在欧、亚、非航线上,是离波斯湾大油田最近的国际驰名港口,过往船只都在这里停泊。随着港口不断扩大,亚丁城不断获得新的发展。由此可见,亚丁城不仅得名于亚丁港,而且是随着亚丁港的发展而发展的。

关于“亚丁”一词还有其他几种说法。一说古地理学者称它为“阿丹”,中国的古书《瀛涯胜览》、《星槎胜览》、《明史》中皆有“阿丹”的记载,意为“快乐之地”,是指游人在经过印度洋遥远的航程,在精神上处于疲惫不堪的情况下,来到亚丁后得到休息,漫游名胜古迹,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其快乐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也可以解释为旅行者在远涉印度洋后在亚丁作短暂停留,从而带着快乐的心情开始新的航程。另一说亚丁来源于阿拉伯的“伊丁”,其意为“乐园”、“天堂”,是指这里风景优美,佳景处处,犹如乐园、天堂一般。

5、社会经济


亚丁

独立以前,亚丁工业基础薄弱,只有几家制造肥皂、皮革和工艺品的个体手工业作坊,所需要的工业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独立以后,亚丁建起了大型纺织印染厂,为农牧业的发展制造各种工具的农具五金厂,可满足亚丁及其周围地区用电需要的曼苏拉发电厂及卷烟、火柴、油漆、木器、皮鞋、服装、塑料制品、食品、牛奶等几十座工厂,基本上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亚丁炼油厂是一个大型的现代化工厂,有两条输油管通向亚丁港的16个深水泊位,可直接向轮船输油。

6、宗教文化


亚丁

公元7世纪下半叶,*传入也门,绝大多数亚丁人都皈依了*。亚丁城内先后修建了很多*和宣礼塔,其中最著名的有先知*等十大塔寺。亚丁的*大都有800-1000年的悠久历史,它们造型优美,建筑别致。*上端大都有金色圆顶,底部多用大理石砌成。寺内的墙壁上绘有各式各样的花纹,并配有精雕细刻的浮雕,很有阿拉伯传统的民族特色和高超的艺术水平。著名的亚丁*大尖塔,高约51米,始建于公元8世纪,18世纪时进行过大规模维修,大尖塔的地基部分为正方形,塔身呈圆锥形。

7、城市特产


亚丁

亚丁地区气候炎热,特产海龟,红海中海洋生物丰富,为这些海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和繁衍条件。其中数量最多、产量最高的是绿毛龟。胡尔·欧迈依拉地区海域是也门最大的海龟产地,这里建有数公里长的海龟池,可供大量海龟栖息,其中最大的海龟重达68公斤。也门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海龟经亚丁港出口,换取外汇。亚丁人非常喜爱海龟,把海龟作为一种珍品,在许多商店里,常可看到用海龟制作的独具特色的装饰品。在很多*机关的会客室和私人住宅的客厅里,都摆设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海龟,当宾客来访时,好客的主人常以海龟作为珍贵的礼品相赠送。

8、城市交通


亚丁

出入境交通

航空:国际航线可直达阿拉伯半岛所有国家、东南亚、欧洲和东北非及南非等国家。但亚丁的国际航线仅有直飞迪拜、开罗和多哈的航班,每周各一班,可在迪拜、多哈转乘到中国上海、北京的航班。大部分国际航班在萨纳国际机场。

公路:也门与沙特和阿曼边境有长途汽车,路途遥远。你也可以租车从阿曼穿越Salalah或者从沙特沿着Tihama公路进入也门,但过关的手续比较繁琐。

境内交通

航空:航空运输较为发达,有萨那、亚丁、荷台达、木卡拉、赛永、塔兹、阿特戈等国内机场,Yemenia航空公司在大城市间有定期或不定期航班,萨那到亚丁每天都有航班,一般出入也门在萨那乘机比较方便。注意:在航空公司直接购买机票比在代理商或通过网络更便宜。

公路:也门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首都萨那与国内主要城镇均有公路相通,主要长途交通工具是大型客车,需要提前购买机票,山路陡峭,尤其是每年三、四月、七、八月是也门的雨季,容易爆发山洪。另外有出租车,价格比长途车贵50%以上。也可以租车。

市内交通

以中小型客车为主。

特别提醒:目前外国人在也门旅行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才能成行,个人旅行需由旅行社出具证明(该证明是免费的),否则,设在公路沿途各检查站不予放行。长途交通车不准予购票。

9、主要节日

日期 中文名 备注
1月1日 新年 -
5月22日 统一纪念日 庆祝南北也门统一
9月26日 1963革命节 -
10月14日 国庆日 -
11月30日 独立日 -
- 宰牲节 *历12月10日
- 开斋节 *历10月1日
- *日历新年 *历1月1日
- 登霄节 *历7月17日
- *生日 *历3月12日

10、旅游景点


亚丁

亚丁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克雷特区的沙姆桑山与小亚丁区的白立格山,似一对蟹鳌在两侧对峙。连绵的山峰、各色的建筑物、海面的帆船与碧蓝的海水交织在一起,景色优美。克雷特区的山头上至今还保存着一座11-13世纪十字军东征时代的古城堡。近年来,亚丁古城正中又修建了反映南也门人民英勇斗争历史的博物馆。霍尔穆克萨尔区附近辟有人工岛休养地,岛上新建了别墅式的花园房舍。为发展旅游业,1980年亚丁还修建了现代化的金色海岸旅馆。

亚丁大水坝是一个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它坐落在亚丁城南沙姆散山谷之间,由50个大小不等的水库组成,各库之间由一条水渠相连,最大的一个水库建在克里特区的塔维拉谷地中。这些水坝几乎都是建在坚硬的岩石上,设计精确,工艺高超。水坝原是为防涝修建的,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亚丁变成了干旱少雨地区,水坝的防涝功能也随之消失,但它作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名胜古迹却完好地保存下来。南也门独立后,*对大水坝进行了修建,并在山脚下修建了也门习俗博物馆。1973年,文化旅游部把亚丁大水坝定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11、与中国交往


亚丁

据中国古籍记载,公元15世纪初,明朝的三保太监郑和率领的船队,曾经3次访问亚丁(当时称阿丹),这说明中国人民同亚丁城交往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