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金融

转移性支出

科普小知识2021-12-10 07:20:11
...

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1、类型

社保支出

1.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


转移性支出

(1)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社会保障支出,一方面是出于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实施成本,增强抗拒风险的能力,还可以运用社会保障调节经济的运行。

(2)社会保障的意义在于: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弥补私人保险市场存在的种种局限。

(3)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运筹资金的方式各有特色,共同的特点可概括为如下几点:保障项目名目繁多;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集中安排。

(4)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国家在社会保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建工作,形成了目前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的项目社会保险体系。

2.中国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1)养老保险。为了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职工养老制度,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1年6月)、《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1995年3月),于1997年7月又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的养老保险方案,于是奠定了现行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

(2)失业保险。1999年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创立了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

(3)医疗保险。1998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从而创建了我国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3.中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1)工伤保险。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讨论通过《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2)生育保险。1994年12月劳动部颁发《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该办法从1995年1月1日起执行。

(3)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包括: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生活补贴;农村"五保户"救济;灾民救济以及具体社会福利项目。

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方向和有待完善的问题

总的方向:

中国*十六大报告(2002年11月)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中国*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还提出了"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要求。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问题;开征社会保险税问题;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财政补贴

1.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无偿支出。

在我国*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在现行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科目中名之曰"政策性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除了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以外,*还提供某些专项补贴、财政贴息,还有税收支出实际上也是一种财政补贴形式。

2.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其实际经济效应

(1)对财政补贴经济影响机理的分析可从以下这四方面着手: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将外部效应内在化;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

(2)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消除"排挤效应";对出口贸易和外资财政补贴的效应;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

3.中国现行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思路

(1)目前存在的问题:补贴过多过滥,财政负担严重;长期的补贴使企业产生依赖思想,影响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人为地加剧了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不利于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某些补贴的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刺激了不合理消费,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2)建立新型财政补贴制度、提高财政补贴的支出效益: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必须从制度上创新入手;改革补贴方式,重新规范财政补贴的重点和范围;改革财政补贴制度的配套措施。

税收支出

1.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的一种间接性的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2.税收支出的形式

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等。

3.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税收支出预算控制采取的方式:综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实践,尽管做法不一,但仍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建造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以及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2、历史发展

转移性支出在历史上一直是西方许多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比重较小的一个支出类别,20世纪30年代以来,情况则发生了很大变化:

①转移性支出特别是其中对居民的补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份额急剧增大,在有些国家甚至占财政支出的一半或一半以上;

②用于转移性支出的资金也稳定地由某些特定的税收(如工薪税)提供;

③日益紧密地同*的社会保障计划结合在一起。

由于转移性支出具有单方面和无偿的特征,一般说,西方很多学者把它与税收相对照,称之为“负的税收”。税收是居民和企业将资金无偿转移给*,而转移性支出则是*将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和企业。

这两种转移尽管方向相反,但对国民收入在本国居民间的分配格局影响不大,但都会影响*和非*经济主体之间,以及非*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分配关系。正因为有这种共性,国民收入发生了有利于债权人的变化。一些国家常将税收和转移性支出手段配合使用。

3、影响作用

影响

①*用以支付债务利息的资金取自税收,20世纪30年代以来,但获得利息的却只是*债务的债权人。通过这一转移,国民收入发生了有利于债权人的变化。

②对国外*的捐赠和对国际组织的缴纳虽涉及的是国民收入的对外分配,会使支出国居民所支配的国民收入少于其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但对国民收入在本国居民间的分配格局影响不大,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此类捐赠和缴款被记在“经常项目”的支出账上。

③对居民的补贴支出,主要影响的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格局。一般来说,补贴资金主要取自高收入的企业和居民,主要支出对象则是低收入的居民。通过这种“课税—补贴”转移过程,国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可以缩小,低收入、无收入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可能得到某种保证。这项补贴支出还可以间接影响社会生产。

一、是由于受补贴居民多属低收入阶层,所购买的生活资料一般是大众消费品。因此,补贴支出增加将会增加对此类消费品的需求,指对产品价格受*限制的企业给予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补贴,进而刺激生产此类消费品的企业扩大生产、增加投资,继而又会刺激生产有关原料和生产资料的企业扩大生产。

二、是高收入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一般低于低收入居民,国民收入从高收入居民向低收入居民转移,会使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提高,从而改变全社会的消费/储蓄比例,进而对社会的投资率产生影响。

④对企业的补贴,包括常见的投资补贴,即为鼓励企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或短缺部门投资进行补贴;限价补贴,指对产品价格受*限制的企业给予补贴,补贴支出增加将会增加对此类消费品的需求,使其获得等于甚至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亏损补贴,指对因价格或市场原因造成亏损的企业进行补贴,以维持就业和生产,一是由于受补贴居民多属低收入阶层,并促其适应市场变化进行产业调整。这项补贴固然也直接改变了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但其主要影响却在生产方面,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采取何种形式,均有刺激企业生产的作用。

作用

转移性支出也体现了公共财政履行稳定币值、调节收入和促进经济增长三大职能:

配置资源和要素

转移性支出引起了货币收入的流动,在间接的意义上仍然配置了资源和要素。

公共财政履行公平职能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转移性支出,增加了支出受惠者的货币收入,在私人和企业间进行了收入再分配,从而成为*实施社会公平政策的重要手段。

公共财政履行稳定职能的重要手段

*的转移性支出增加了有关私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间接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影响了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特别是其中的济贫支出和社会保险支出等,能够自动地随着宏观经济运行状态而逆向变动,从而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运作手段之一。

4、发展趋势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在历史上一直是西方许多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比重较小的一个支出类别,20世纪30年代以来,情况则发生了很大变化:  

①转移支出特别是其中对居民的补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份额急剧增大,在有些国家甚至占财政支出的一半或一半以上;  

②用于转移支出的资金也稳定地由某些特定的税收(如工薪税)提供;  

③日益紧密地同*的社会保障计划结合在一起。  

由于转移支出具有单方面和无偿的特征,一般说,西方很多学者把它与税收相对照,称之为“负的税收”。税收是居民和企业将资金无偿转移给*,而转移支出则是*将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和企业。  

这两种转移尽管方向相反,但对国民收入在本国居民间的分配格局影响不大,但都会影响*和非*经济主体之间,以及非*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分配关系。正因为有这种共性,国民收入发生了有利于债权人的变化。一些国家常将税收和转移支出手段配合使用。

上一篇:英格兰银行

下一篇:购买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