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白渠

科普小知识2021-08-15 14:02:27
...

白渠建于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因为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因人而名,故名白渠。这是继郑国渠之后又一条引泾水的重要工程。它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汉书·沟恤志》)。该渠在郑国渠之南,两渠走向大体相同,白渠经泾阳、三原、高陵等县至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注入渭水,而郑国渠的下游注入洛水。

1、简介


白渠

图册白渠是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郑国渠和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白渠的合称,近代陕西省泾惠渠的前身。

白渠的建成使泾阳、三原一带的大片土地,在改善土肥条件,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广大群众对白公也深为爱戴,并编成歌谣广为传颂: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汉书·沟恤志》),可见人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以后白渠与郑国渠合称为郑白渠。

2、来历命名


白渠

白渠,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也常与原有的郑国渠合称郑白渠。早在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就采纳了大司农的建议,命水工徐伯率领万人开挖漕渠。自长安引渭水,东通黄河,漕运关东之粟,同时也可灌溉田地万余顷。3年后渠成,民得其利。后来,赵国中大夫白工建议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在山西临潼,注入渭水,长200里,灌溉农田4500多顷,名之为白渠。有民谣颂之:“田于何所?池汤、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在后。”

流域与作用/白渠编辑白渠西起自池阳谷口郑国渠南岸(水经注:“水出郑渠南”),引出泾河水流向东南,经池阳、栎阳向东到下邦后折向南注入渭河,全长二百里,受益农田四千五百余顷。由于泾河含有较多泥沙,白渠也为关中平原农田带来了肥沃的沉积土壤。时人赞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历史/白渠编辑东汉迁都洛阳后,白渠一度废弃,直至十六国时前秦以关中为根据地时,苻坚方组织农工对白渠加以整修。西魏定都关中之后,也对白渠加以重修。至唐朝时,由于郑国渠已完全废弃,白渠遂成为关中灌溉的主要河渠,分为三白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唐高宗永徽年间,白渠灌溉总面积达到一万多顷,成为关中农业命脉。唐中期之后,由于白渠上大量设立水车、水磨等水力机械,并且泾河上游用水增加,导致白渠水量急剧减少,虽然几乎每二十年疏浚一次,灌溉面积还是减少至原有的五分之一。

北宋、金、元均设立专员对白渠进行管理,直属**。明朝时白渠缩小,改有陕西省设专员管理。清朝雍正年间,白渠进一步缩小,改由西安府管理。乾隆之后,白渠减小为今龙洞渠,散归各县管理。此后白渠不再见诸史书。

历史地位

秦汉三大水利工程之一


白渠

郑国渠是古代陕西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也是近代泾惠渠灌区的前身,修建于公元前246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郑国渠与都江堰、灵渠一起,被誉为秦汉三大水利工程之一。这项原本为了消耗秦国国力的渠道工程,反而大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加速了秦统一天下的进程。这条从泾水到洛水的灌溉工程,在设计和建造上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有不少独创之处。

第一,在渠系布置上,干渠设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从而使整个灌区都处于干渠控制之下,既能灌及全区,又形成全面的自流灌溉。这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之下,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第二,渠首位置选择在泾水流出群山进入渭北平原的峡口下游,这里河身较窄,引流无须筑过长的堤坝。另外这里河床比较平坦,泾水流速减缓,部分粗沙因此沉积,可减少渠道淤积。

第三,在引水渠南面修退水渠,可以把水渠里过剩的水泄到泾河中去。川泽结合,利用泾阳西北的焦获泽,蓄泄多余渠水。

第四,采用“横绝”技术,把沿渠小河截断,将其来水导入干渠之中。“横绝”带来的好处一方面是把“横绝”了的小河下游腾出来的土地(原小河河床)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另一方面小河水注入郑国渠,增加了灌溉水源。

郑国渠于秦始皇元年(前246)动工,共计用了十余年时间建成。工程就当是技术条件来讲规模很大,渠线规划却很科学,干渠自西向东布置于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穿过石川河一直延伸到洛河,干渠以南的土地均可实现自流灌溉。在郑国渠基础上,此后历代均有整治和改造,随着自然、社会环境的变迁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引泾灌渠的工程体系也在演变,不同时期的渠系布置、灌区范围以及名称均有变化。由于泾河河床的不断下切,为能够正常引水,渠首取水口不断向上游转移。

代在原郑国渠之南新修一条干渠,称“白渠”或“郑白渠”,供水范围包括今陕西泾阳、三原、高陵等县,灌溉面积约18万顷。到唐代继续扩建,分出三条干渠:太白渠、中白渠、南白渠,合称“三白渠”。唐中期以后,由于许多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在灌区购置田产、经营庄园,大量架设水磨、水碾,严重扰乱了灌渠水量分配,致使灌溉面积迅速下降,至仅余6000多顷。由于泾河河床下切,渠首引水困难,北宋熙宁年间开始对渠首进行大规模改建,不仅渠口向上游延伸约2km,并且建回澜、澄波、静浪、平流四座节制闸以控制汛期引水,前后历时近40年完工,称“丰利渠”。元代渠口继续上移,称“王御史渠”。至明代,渠首已上移至泾河出峡谷口,称“广惠渠”,至此渠首上移已至极限。到了清代引水愈发困难,不得已引山泉水入渠,因此又称“龙洞渠”,灌溉面积也持续下降,至清末仅余1300多顷。直到1930年代,李仪祉先生主持改建引泾渠首为有坝引水,引泾灌溉才得以恢复,称“泾惠渠”,为关中八惠之首。民国时在泾河上修建的大坝长68m、高9.2m,左岸建3孔进水口,引水流量16m3/s,仍用旧有渠系,灌溉土地3.3万顷。1950年代之后,渠首大坝多次加高,渠系不断改造升级,灌溉面积增至8万顷。

3、遗址考古

遗址发现


白渠

2015年,考古人员在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内勘探发现了密集分布的三座古城,并意外发现了汉唐白渠遗存。

考古队在勘探栎阳城遗址东北关山镇东南两座大墓周围遗存的过程中,在其北侧发现东西向大型沟渠。该沟渠大体呈西南—东北向,长约9.93公里,口宽约15~20米,深约4~6米左右,向东钻探至渭南市临渭区境后继续向东延伸,向西在关山镇叶家村西南一带被石川河故道冲毁。通过发掘确定,沟渠至少经历四个时期,底部出土汉代绳纹筒瓦瓦片、砖块等,沟渠上部淤积中出土外素面内布纹筒瓦瓦片、瓷片。

考古研究

结合文献记载,初步判断该沟渠西汉中期开凿,到唐代继续使用,推测其应为文献中记载的汉唐白渠遗存。白渠是古代中国最强盛的汉唐时代于首都地区兴建的最重要国家水利工程之一,对后代关中引泾水利有着直接的影响。考古专家表示,栎阳城北白渠的勘探与试掘,是中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考古的重要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历史人名/白渠编辑白渠,一名彝,字秉之,今属于安徽省桐城市,清代人。教授经学四十余年,博通诸经,著有《易概》22卷、《诗概》32卷、《周官概》20卷、《仪礼概》46卷、《孝经概》2卷。

相关人物

白渠 一名彝,字秉之,今属于安徽省桐城市,清代人。教授经学四十余年,博通诸经,著有《易概》22卷、《诗概》32卷、《周官概》20卷、《仪礼概》46卷、《孝经概》2卷。

上一篇:更始

下一篇:延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