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自然科普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是怎么来的

科普小知识2022-03-30 04:50:25
...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这几句俗语是大家在长期性的社会实践中累积起來的工作经验。“三九”就是指冬至节气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一月的中旬。“三伏”就是指初伏(小暑后第三个庚日)、中伏(小暑后第四个庚日)和末伏(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约在7月中下旬到八月中下旬。为何“三九”最冷、“三伏”最热呢?

这要从那时候地面吸收和散发热量的是多少看来,冬至节气时尽管白天短,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热量至少,但因为这时候地面散发的热量还超过吸收的热量,地面的气体温度还再次减少下来,地面吸收到的太阳光热量基本上相当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气温才做到最凉的情况下。到“三九”之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又将超过地面流失的热量,近地面的气体温度也伴随着慢慢回暖。因而,一年中最凉的情况下一般出現在冬至节气后的“三九”前后左右。

小暑是白天最多、夜晚最少的一天,可是一年中最火的情况下却并不是小暑,只是在小暑后的“三伏”阶段。跟上边的大道理一样,小暑之后,尽管大白天渐短,夜晚渐长,可是一天之中,大白天還是比夜晚长,每日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热量多,近地面的气体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内,地面吸收的热量基本上相当于散发的热量,气温也就最火了。再往后面,地面吸收的热量刚开始低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渐渐地降低了。因此一年中最火的情况下一般出現在小暑后的“三伏”。

了解了这种,大家就可以在“三伏”以前,搞好高温防暑的工作中,在“三九”以前,要搞好防寒防冻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