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院士专家呼吁:发展大科学装置需培养工匠队伍

科普小知识2021-12-05 05:32:29
...

(记者黄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一些院长反映说,有资金建设这所大学的科学设施,但这笔钱不能用于人。人事费用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日前在上海市科协主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第20届院士圆桌会议上提问。

王建宇说,上海市委、市*不遗余力地支持科学仪器,在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相关部门需要更多地关注人。

项目资金不能用于人员开支是合理的,但也有负面影响:第一,一些科学机构的建设者不满意,第二,一些建设者可能会做一些“偷工减料”的事情。王建宇认为,应该为优秀人才提供一些资金,鼓励他们投身于相关技术的建设和研发。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光源中心主任、硬X射线*电子激光装置项目首席科学家赵表示,截至去年底,上海光源已接收用户3.2万余人,发表论文3200余篇。

在赵看来,上海光源每年有5000多个用户。科学家之所以愿意在上海光源工作,是因为有一支科学专业的服务团队和高效完善的科学仪器管理体系。"仍然是人们决定了科学仪器的影响."赵对说道。

创新离不开能操作科学仪器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刚说:“除了顶尖科学家,科学仪器的核心是培养一批能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工匠。”

据报道,大型科学设施群可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使其成为世界杰出智慧的聚集地和解决“大科学问题”的摇篮。

目前,上海是中国拥有最大和最先进的主要科学基础设施的地区之一。在张江,有许多国际领先的科学仪器,如“上海光源”和“蛋白质设施”,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综合性的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要科学设施。

《中国科学报》(2018-10-23,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