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挚的爱国者——卢嘉锡
卢佳夕(1915.10.26~2001.06.04)
说到中国物理人才,大家都很熟悉:冯如、詹天佑、钱学森、邓稼先等。事实上,在化学领域也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侯、陆嘉熙……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才华横溢,而且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可贵的品质。例如,中国科学院前院长陆嘉熙先生在他卓越的论文背后充满了热血和真诚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在家庭血液中流动
陆嘉熙来自*省台南市。尽管他的曾祖父以教书为生,但因为他教得很好,附近所有的富裕家庭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了他的私立学校。因此,在*,虽然他们不富裕也不奢侈,但至少他们衣食无忧。
甲午战争后,清**签署《马关条约》,将*割让给日本。陆嘉熙的曾祖父觉得难以忍受,于是毅然举家迁往厦门。那是一个战争和混乱的时代。在从*到厦门的路上,陆嘉熙自从出生在厦门就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
陆嘉熙对科学的追求不会被他贫穷的家庭摧毁。他进入厦门大学预科时只有13岁,两年后进入厦门大学化学系。陆嘉熙毕业于厦门大学,在一所中学当兼职教师。
陆嘉熙的故居——宁远大厦,20世纪20年代,他和父母及两个兄弟住在宁远大厦(古朗旺)的三楼
出国留学时不要忘记基本知识。
1937年,陆嘉熙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中英庚款配额,进入伦敦大学学习。当时,在去英国留学的船上,那些外国人看不起中国学生,嘲笑他们是一群赔款学生。(中英七边协议是指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并签署《新洲条约》的几年后,各个国家相继与中国达成协议,同意将超额赔款用于中国教育,并免费接收中国学生。)
在这深深的屈辱中,陆嘉熙明白了只有当祖国真正强大的时候,一个人才不会被外国人看不起。在著名化学家苏格登的指导下,陆嘉熙两年后通过答辩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他最初的想法是去德国留学,但结果是德国的政治形势很紧张。其次,他被告知化学研究的中心已经逐渐从德国转移到美国。在苏格登的推荐下,陆嘉熙去了加州理工学院著名的化学家波林继续他的研究。
当陆嘉熙第一次来到加州理工学院的时候,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当时,接待卢佳夕的一个同事带卢佳夕去熟悉实验室。在实验室的一群白人中,一个黄色人种引人注目地坐了下来。当他看到卢佳夕时,他没有打招呼,而是静静地沉浸在实验中。
陆嘉熙心想,这个人又矮又胖。他过去看起来像个日本人,所以他转过头,没打招呼就走开了。
晚上,有一个中国学生的聚会。卢佳夕在聚会上又见到了他。他惊讶地问周围的人,那是中国人吗?他旁边的人惊讶地看着他,问道:“你不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钱学森。”
后来,有人问钱学森,“陆嘉熙不认识你,你为什么不跟他打招呼?”钱学森的回答让所有人又笑又哭:“我觉得他又白又胖,看起来像日本人。”
就这样,这两个在国外的爱国者以另一种方式相遇,后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世纪40年代初,陆嘉熙(前右二)与加州理工学院(北京大学网站)的中国学生钱学森(前左一)、(前右一)和张(左二)合影
加入科学的伟大成就
陆嘉熙在化学方面的天赋和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他在伦敦大学的毕业论文“放射性卤素的化学浓度”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人工放射性领域首次成功分离高浓度放射性物质的化学家。
在加州理工学院,由他设计的用于恒定倾角的魏氏单晶X射线衍射摄影的倒数Lp因子图(也称为“卢氏图”)被收录在《国际X射线晶体学手册》中。
他在燃烧和爆炸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于1945年被美国科学研究和发展局授予“科学研究和发展成就奖”。
他对老师鲍林的感情很深。鲍林还称赞自己是一名中国学生。鲍林甚至保存了一本陆嘉熙在回国前送给他的物理和化学笔记本,几十年后还给陆嘉熙。
鲍林的反复挽留,加上国内的抗战,卢佳夕在美国工作了五年。然而,1945年冬天,抗日战争结束后,他满怀“科学救国”的诚意,迫不及待地回到祖国怀抱。
陆嘉熙给鲍林的原始笔记(照片:池羽)
回到中国教书,保持廉洁
陆嘉熙分别收到了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两封聘书,最终决定在厦门大学的母校任教。然而,他无法抗拒来自浙江大学的许多邀请,也在浙江大学演讲。
回到中国的困难和陆嘉熙所期望的贫困,但是有多困难呢?他曾在给老师宝琳的一封信中写道:“你不会相信我现在的薪水是多少。以美元计算,它不到五美元。”当他在美国工作时,他的月薪和补贴是几百美元。
在给杂志投稿时,陆嘉熙的永久地址栏总是空的,因为房子是租来的,没有固定的住所。
在最困难的时候,陆嘉熙微薄的工资无法养活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他的妻子甚至卖掉了她的结婚戒指来换取大米。
即使在这样的贫困中,卢佳夕仍然没有改变主意。他帮助中国从头开始研究结构化学,他的教学和实验方法造福了几代化学家。
同时,他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员,多次作为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47年夏天,卢佳夕夫妇和他们两个儿子的家庭照片。(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陆嘉熙被提升为厦门大学副校长,并被委以带领一批学生和教师到福州创办福州大学的重任。在陆老的领导下,福州大学化学系一直是达夫大学最强的专业之一。为了纪念陆嘉熙,达夫大学还为热爱化学的学生设立了一个“嘉熙班”。
*高度赞赏他的工作。1981年,陆嘉熙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院长近六年。
遗憾的是,2001年6月4日,老陆嘉熙先生在福州因病去世,享年86岁。
2015年是陆嘉熙老先生的100岁生日。让我们向这位为祖国默默付出的老人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陆嘉熙1989年写的自我鼓励的话语充满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和对工作的热爱。
个人档案:卢佳夕(1915.10.26~2001.06.04),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科技团体负责人。这项工作涉及许多学科,如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核化学和材料科学。他对结构化学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并从事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为推动我国团簇化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指导的新技术——晶体材料的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就。韦森堡等倾角单晶X射线衍射设计的Lp因子倒数图,早年被列入国际X射线晶体学手册,称为“鲁图”。
俗话说:化学家的“元素组成”应该是C3H3。也就是:头脑清醒+双手干净+习惯干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