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清华大学教学改革新举措 将减少必修专业课数量

科普小知识2022-08-07 10:48:10
...

(记者贾磊)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清华大学开始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重大改革,包括试行两年制普通教育课程,减少专业必修课的数量,提高学生转专业的*,将课程等级从百分制改为等级制,争取国家支持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试点。与学生培养改革相呼应,本科招生也应改革招生机制,改变过分依赖知识考试的录取模式。

《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昨天发布。事实上,早在9月底,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实验区”新亚学院的成立,就提前展示了清华本轮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新雅学院实行了住宿学院制度。选定的学生根据跨学科和广泛融合的原则安排宿舍。第一批课程提供四个科目:《史记》、《中国早期文明》、《法律与文学》、《艺术启蒙》。

必修专业课的数量减少了。

《意见》提出,清华应“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慷慨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因此,清华将建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一方面,清华大学将在学院系统中试行文科教育,并在一些系和学院推广两年制普通教育系统。其他部门和学院也将提供学校要求的普通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减少学生要求的专业课程数量,提高课程挑战程度。作为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仅占总学分的1/3至2/5。清华还计划成立一个学生课程咨询委员会,为学生建立课程和培训计划的反馈机制。此外,清华还将提高学生更换系和专业的*度。

独立设置本科专业

在专业设置方面,清华将围绕国家人才战略,探索学位授予的“校本管理模式”。《意见》提出,将争取国家支持,由学校试点,自主增设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本科专业、二级学位、双学位等培养项目,自主审批学位,设计和印制学位证书。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学位授权点的增加和调整应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简化医生的类型;突破现有学科目录的限制,根据行业特点独立设置硕士方向;本科专业学生必须参加为期六年的内部评估。只有通过评估,他们才能录取学生。成绩差的专业将停止招生。

考试对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清华大学将探索课程考试改革,使考试结果不仅反映知识水平,而且还考察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能力和素质。课程的结果从百分位制改为等级制。

入学不再过分依赖考试。

在招生方面,清华将改革本科招生选拔机制,改变过分依赖知识考试的招生模式,关注学生兴趣和能力,建立多元化的招生选拔机制。建立招生委员会,审查和制定招生政策、制度和程序,并建立监督和协调机制;探索和推进招生队伍专业化。在研究生招生方面,博士生招生将加强学术兴趣调查,实行“申请入学——学科博士生招生委员会综合评估和决定录取”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