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北京发布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科普小知识2022-08-18 17:44:56
...

4月9日,北京市农业和农村事务局、北京市科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北京市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北京现代种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将显著提升,现代种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的协调发展能力将大幅提升,现代种业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市农业和农村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在解读《行动计划》时表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渗透到现代种业的各个领域,多领域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引领种业技术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种子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农业竞争力的“芯片”,也是大国竞争的战略领域。

据了解,目前,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先后制定了生物技术发展战略计划。大型跨国种子企业凭借其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长期积累的资源,不断兼并重组,将世界种子产业格局从分散向集中转变,种子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的现代种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据北京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种业研发机构和人才集中,农作物、畜禽、水产品、水果四大种业研发和产业体系完整。北京有24个*科研教学机构,80多个种子研究开发机构,50多个*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此外,北京的种业有坚实的基础研究和丰富的技术储备。北京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发表了世界育种领域约30%的SCI论文,其中37.7%获得了转基因育种专利,16%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居全国首位。北京的“京科968”杂交玉米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成为全国第三大杂交玉米品种。“京麦”系列杂交小麦技术领先全国,“京研”系列大白菜总推广面积1700万亩,居全国首位。“景洪”、“景芬”等蛋鸡养殖者占全国市场的50%。

《行动计划》提出,未来三年,北京现代种业将努力实现“三个一”发展目标,即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种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成果,实现以基因组编辑技术为代表的育种技术创新突破。选育和推广一批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20多个绿色、优质、多抗、高效品种,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较大的市场份额;培养了一批具有国家影响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农作物、畜禽、水产品、林果业销售总额达到180多亿元,京郊农民增收10%。

根据“行动计划”,北京将推动实施“2412物种行动计划”。

第一个“412”是培育4个主要种业和12个优势种,包括4个主要种业的农作物、畜禽、水产品和水果,12个北京优势种和特色种,如蔬菜如白菜、特色玉米、节水小麦、马铃薯、蛋鸡、生猪、奶牛、冷水鱼如北京鸭和鲟鱼,观赏鱼如宫廷金鱼、桃树和乡土树种。

第二个“412”是开展科技引导、产业升级、创新成果转化、优化发展环境四大行动,开展国家现代种业重大项目、种质创新与育种联合研究项目、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等12个重点项目。

北京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代种业是北京第一产业中的高科技产业,创新是北京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北京将整合各级*、*及直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种业企业、第三方机构、金融资本等必要资源,围绕现代种子育种研发、创新服务、成果转化、交流交易、治理监督五大能力提升,构建多元化支撑平台。

下一步,北京将充分发挥首都在科技、人才、政策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北京优势品种特征改良和新品种培育的联合研究,促进北京现代种业的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