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诽谤》

科普小知识2021-11-06 15:09:00
...

《诽谤》是由世界著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于1495年创作的,画的规格为62×91厘米,画的材料为蛋黄涂料镶板画,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尺:寸62×91厘米

年:份1495年

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1、作品赏析

波提切利的这件著名的传世作品取材于古希腊画家阿贝列斯的一幅画中的文字记载。描绘的是在宽敞的罗马建筑大厅里,有三个女子和一个男子,正把一位裸体男青年拖到国王面前审判。被黑色风衣包裹着的男子是“诽谤”,他的手势伸向国王,竭尽诽谤之能事;手持棍棒,揪着裸体男子的正是“叛变”,她出卖了同伴,并把他交给国王;裸体男青年是孤立无援的“无辜”,他合掌向上祈求真理能拯救他免遭诽谤的命运;后面两个女子,一是“虚伪”,另一是“欺骗”,也有说是“妒嫉”和“仇恨”,她们俩正在为“叛变”者梳理头发;在宝座上坐着一位长着两只驴耳朵的国王,昏庸无能,愚蠢无知到极点,听信诽谤,同时在他两边分别是“无知”和“轻信”,不断地向他的耳朵里灌输无知和轻信;画面的另一边站着一位被黑色长袍包裹着的“悔罪”,他正向着立在身后的全裸体女神,那就是“真理”,希望她能出面拯救“无辜”者。可是站立不稳的真理,手指上天,意思是说:“对于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我也无能为力,去找上帝吧。”这件作品是一件寓意深远的作品,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现实社会中罪恶都是用美丽的形象乔装打扮以欺骗人民的,统治者听信坏人之言,正直好人总是落难,而面对这一切,真理也是无能为力的。

画家在形象塑造方面,使用对比的手法以加强戏剧效果。背景的建筑物由直线和拱形曲线构成,廊柱壁面镶嵌着古罗马圣者和英雄的浮雕,显得神圣而庄严,可是就在这神圣的地方,无辜者和真理受到当权者公然无耻的摧残和伤害;真理和无辜者以裸体表现而一切坏人皆以华丽的锦袍包裹,显示真理与无辜者的纯洁美好,画面人物组合靠手势动作发生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艺术整体。

2、创作背景

画作《诽谤》的历史背景:十五世紀末年,佛罗伦萨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多变,加上自己的身份与众不同,在急剧的城市贫民与工人革命的斗争声中,共和*刚刚恢复,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被焚,德国皇帝入侵和城市共和政体瓦解……,这一切,使他感到恐惧与彷徨,而画家的内心忧郁,似乎都交织在他以后的绘画创作之中了。当他目睹佛罗伦萨人民的水深火热生活时,完成了这一幅寓言性的作品。

《诽谤》是波提切利晚年的一幅画作,它那种工整細润的描绘技巧,与深刻的社会隐喻,正反映著这位宫廷画家的地位与思想之间的深刻矛盾。艺术往往是艺术家的心理事物的映象,在晚年,波提切利被苦闷与惶惑笼罩着,而他的愤怒与*也全部倾注在这一幅充满着危机感的《诽谤》之中了。

这就是社会想象。画家在形象塑造方面,使用对比的手法以加強戏剧效果。

3、作者简介


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1445—1510年),他的真名叫亚历山大·菲利浦。少年时代就酷爱绘画,开始时当金银艺匠学徒,因为有绘画天资,15岁时被做皮革匠的父亲送到画家菲利浦·利皮的画室学画。利皮带着波提切利一同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并借鉴古希腊艺术中的理想,所以他们创作的圣母子和神话人物都具有世俗的情态:和蔼可亲、动作轻盈、身着绢纱、临风飘逸。后来波提切利又转从委罗基奥门下,与比他小7岁的达·芬奇同窗共学。27岁的波提切利决定自立门户,独立开设工作室接受社会订件。由于他曾师从利皮,因此也受美第奇喜爱和赏识,逐渐成为美第奇宫廷画家中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