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姓军为战,科研为兵:记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科普小知识 2021-09-04 00:06:59
...

今年春节前夕,北方的寒风刺骨,水滴变成了冰。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这个城市充满了节日的欢乐。然而,来自千里之外的军事医学院卫生与环境医学研究所的专家们仍然坚守在北部战区的冬季训练基地,保护官兵的身心健康。

然而,这只是该研究所59年来坚持“以军队的姓氏作为战争,以科学研究作为士兵”的一个小缩影。

1987年11月5日,时任*军委副秘书长、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的洪学智将军向师级科研单位签署了唯一的表彰命令,表彰该所为保障部队战斗力和官兵身心健康所做的重要贡献。

姓军为战,科研为兵:记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当时,第31集团军司令、现任军事后勤和安全部部长赵·将军试用了卫生与环境医学研究所研制的皮肤清洁袋。袁摄

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和五十九年的辉煌历史。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作为该研究所的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他磨砺着前进的道路,并给出了合格的答案。

(1)

卫生与环境医学研究所,简称“四所”,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大理路一医院。它的前身是军事医学院的营养部和卫生部。1958年7月,这两个部门合并成了军事健康研究所。1962年,该研究所从北京迁至天津。

顾研究员说,研究所正式成立后,围绕我军战略重点和国防建设需要,不断调整科研布局。例如,1962年,在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中,由于急性高原病,发生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研究所的专家奔赴前线开展高原病的防治工作,并发起了我军的高原医学研究。1965年,反美越战争部队在机动隐蔽中面临高湿度、高温、营养和水净化问题。专家带着高射炮队来到越南,为热区部队提供卫生保障措施,并在我军热区开展医学研究。1969年,在珍宝岛战役开始后,为了解决寒冷地区部队的冻伤问题,研究所派专家到前线开展部队的冻伤预防工作,提供冻伤预防计划,并在寒冷地区开展医学研究。1974年,中越西沙海军在岛屿作战中面临水净化和处理问题。该研究所的专家前往西沙群岛进行水质调查、检测和清理工作,中国开展了最早的海水淡化研究。1979年,该研究所的专家前往前线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如“防噪音耳塞”、“一杯水洗澡”和长期核黄素,以应对越南自卫和反击部队面临的噪音、高温、高湿度和其他问题。2005年,研究所成立了环境毒理学研究室,加强了封闭环境中典型污染物对官兵健康影响的研究,为军队和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和技术标准提供了依据。

姓军为战,科研为兵:记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1965年,专家向炮兵解释了如何使用65型耳塞。袁摄

在为军队服务的过程中,研究所产生了大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研成果。例如,“复方党参片”是高原部队使用的第一种药物,被誉为“高原药”。第一个肠外营养制剂“复方结晶氨基酸静脉注射液”开发用于军事战争创伤治疗;中国第一个重要器官功能评价标准——“中国心肺功能正常值”;第一套野外水源净化医疗设备“饮用水澄清器、消毒片和缓释消毒医疗设备”;第一套便携式快速野战饮用水和食品检测设备是“陆军野战饮用水和食品理化微生物检测箱”...

(2)

59年来,研究所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深入实际,敞开科研大门。他们每年将派出三分之一的科技人员,用大约二分之一的时间对部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计划,确定课题。朝鲜战争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出现了大量的夜盲症,严重影响了我军擅长近战和夜战的作战模式。在王成发教授的带领下,该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奔赴前线。通过调查发现,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发病率高达67.4%。在极其恶劣的物质条件下,他们拿走了当地的材料,用简单易行的方法用松枝烧开水,充分供应原料,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姓军为战,科研为兵:记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专家为灾区居民进行水质理化指标检测。袁摄

军队在平时和战时,特别是在蔬菜短缺季节和战时供应困难时,经常遭受维生素B2缺乏症的困扰,这对军队的战斗力有很大影响。原卫生总后勤部于1966年下达了开发长效维生素的任务,并提出了一次性服用的高指标,以确保三个月内不短缺。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战斗,它克服了三个技术难题,长期效果达3个月,超过了美国文献报道的6周长期水平,有效保护了官兵的健康。

我院根据上级要求开发的泥水澄清器和饮用水消毒片,具有高效、速效的性能,超过了英美同类产品。使用这种药,五分钟内就能得到干净的饮用水。从表面上看,一包粉末和一个小药片非常不显眼,但它与士兵的健康和战争的胜利密切相关。

过去,两栖坦克的有效作战时间很短。当行驶一定距离时,一些士兵会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导致非战斗减员。为此,研究所专家参加了四次实际军事演习,并进行了现场实验。数据证实,由于坦克通风系统的不合理设计,有害气体的积累造成船员不适。如今,改进型两栖坦克有效地改善了官兵的健康状况,为新一代装备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和模型。

此外,研究所专家还首次揭示了我军两栖主战装甲车辆机动作战舱运行环境中理化因素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士兵连续作战能力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军两栖主战装甲车辆整体改造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两栖主战装甲车辆改造中的主要问题。目前,核潜艇等封闭环境优化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将对军事人员作战能力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

(3)

自成立以来,该研究所每年有近百名科技工作者,他们轮流将课题带到军队进行研究和实验。为了在高原上开发便携式折叠压缩舱,高级实验者王合信在海拔5200米的天文观测站边吸氧边做实验。在为青藏铁路建设单位安装净水设备的过程中,副研究员龚太时因夜间急性高原病昏迷倒在地上。由于早期抢救,他及时脱离了死亡线上。副研究员蒋兰芳刚刚做了乳腺癌手术,去了东北边防公司三次。在寒冷的凤凰会吹口哨,气温超过零下30度的农村,士兵们被要求试用他们自己的产热冬季手套和鞋垫。每次她从测试中回来,她的腿都会有两到三个月的肿胀和疼痛,然后才能恢复正常。

前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将军签署表彰令3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的光荣传统,在和平年代赋予了它更加丰富的内涵。

1998年,中国长江和松花江流域遭受了10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为解决抗洪官兵野外饮水安全问题,该研究所多名专家将个人饮用水消毒丸和缓释饮用水消毒剂带到抗洪一线。

2008年5月12日,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爆发了。该研究所的专家立即向总部提交了一系列关于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和部队合理运作的建议。同时,他们还派专家到抗震前线参与灾区卫生防疫工作,为汶川抗震救灾中的卫生防疫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那以后,该研究所的专家们奔赴前线,在国际救援行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如青海玉树地震、西南五省特大旱灾、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云南宜良和四川庐山地震救灾、天津港特大爆炸以及海地和巴基斯坦特大洪水。

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军队的前线,并应用到历次国家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创造了大量的军事和社会效益。2013年,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在视察该研究所时特别指出,"该研究所的范围和成果在军队中是最新的,最直接地为官兵服务,能够在提高战斗力方面发挥辅助作用"。研究所政委谭在纪念原总后勤部总指挥部成立30周年大会上说,在研究所即将进行的转移和调整的关键节点上,研究所不会忘记研究所成立之初、科研之初、军事人才之初,以便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特色基因、主导基因,让研究所为战为军的光荣传统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