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李春海团队获广东2019年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科普小知识2021-11-03 22:36:27
...

李春海团队获广东2019年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李春海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技术讲解腰椎的临床解剖。方/供货图

近日,官方网站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670名获奖者名单。其中,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医院外科李春海教授及其团队申报的成果《基于虚拟现实的医学教学系统构建》获得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领域,它高度专业化,内容丰富且抽象,涉及多学科知识。我想做的是突破传统的医学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图形显示教学模式。”李春海说,他早在2006年就开始组建教学团队,并开始探索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过去的14年里,李春海带领团队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微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和虚拟现实(VR)等前沿技术应用于外科临床教学。他充分利用虚拟现实的虚拟仿真和沉浸式交互的特点,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医学教学系统,使医学教育更加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李春海认为,如果科技人员和医生想要接受虚拟现实的概念,他们必须体现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为此,他利用每次学术会议和沙龙,宣传国际虚拟现实应用研究进展、自主研发成果和应用场景,充分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和医学教育中应用的重要前景和现实意义。好事多磨。由他领导的“虚拟现实”项目已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得到了医院、学校和部委机构的财政支持。

2018年,李春海团队开展了国内首个全息投影手术教育——在腰椎局部解剖领域的应用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人体脊柱结构的现场三维虚拟现实图像生动逼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2019年,虚拟现实术前导航计划系统在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在线发表在《世界神经外科》杂志上。

“传统医学图像是二维和抽象的。没有专业知识,医生很难在医患沟通中形象地展示患者的病变和手术计划,患者更难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等。李春海说,虚拟现实术前精确规划系统构建的三维病变模型具有美观和高识别性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以形象、准确地分析病情,制定手术方案,不仅降低了医患沟通的难度,而且有助于医生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大大减少手术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对医生和患者都有很大的好处。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医学教学的可视化、标准化和智能化,使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李春海说,“我们不怕付出。为了解决传统医学教学中教具成本高、内容抽象、难以同质化的问题,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对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三维全方位理解,我们经常熬夜到凌晨2点或3点,还在反复思考,精心设计虚拟现实虚拟仿真场景和应用。”

据了解,基于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外科疾病同质化教学中的探索,李春海团队创新性地建立了虚拟现实实验室和医学教育虚拟现实技能实训室,并首次提出了虚拟现实临床教学数据库的建设,从而实现了虚拟现实教学的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