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微波的特性及其应用(一)

科普小知识2022-06-15 12:35:43
...

——概述微波的几个特殊性质

徐长发,华中科技大学,2019.7.1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电磁波中处于什么位置?有哪些特殊的性质?这些特殊性质有什么实际应用?

一.电磁波的分类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产生的,例如声波,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能。

电磁波是电磁振荡产生的,传播的是电磁能。

所有的波都是用波长或频率进行分类的。波长的单位:米(m)=1000毫米(mm),1毫米(mm)=1000微米(μm),1微米=1000纳米(nm)。频率单位:赫兹(Hz),千赫兹,兆赫兹(MHz),吉兆赫(GHz)等。

波长和其频率的关系是:波长越长,波的频率越低;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电磁波有很多种类 ,大家所熟知的电磁波,按波长分类为:

工频电磁波>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无线电波的波长和频率范围

无线电波分布在3Hz到3000GHz的频率范围之间,其波长在 3000米~0.3毫米之间。

无线电波的穿透性弱。它可以在地面传播,也可以通过电离层反射传播.

红外线的波长和频率范围

红外线的波长为0.75~1000μ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近红外线,中红外线,远红外线.

红外线的穿透性比无线电波强,它可以穿透原子间的空隙,但不能破坏原子结构;它能穿透电离层,它不能通过电离层发射传播。

可见光的波长和频率范围如下:

可见光从红色到紫色,其波长在 0.7(μm)~0.4(μm)之间。

紫外线 ,其波长为0.4微米~10毫微米。紫外线能够破坏部分原子和分子结构。

波长比紫外线短的波,波长越短,其对原子结构的破坏力越强。

X射线  其波长为10毫微米~0.1毫微米,

γ射线  其波长为0.1毫微米~0.001毫微米,

高能射线 其波长小于0.001毫微米.

二.无线电波有很多种,不同波段无线电波

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和用途

三。微波的特殊性质

正如纳米材料那样,其尺寸接近分子,于是纳米材料除了具有材料的宏观特性之外,还具有一些神奇的微观特性。

微波的波长是无线电波中最小的,它除了具有一般无线电波的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些与一般无线电波不同的特殊的性质。

1.似光性

微波波长非常短,当微波照射到某些特殊物体例如金属物体上时,会产生显著的反射和折射,和光线的反、折射一样。同时微波传播的特性也和几何光学相似,能像光线一样地直线传播,能像光线一样地容易集中。

微弱的微波信号可以用抛物面聚焦加强,例如微波接受天线。要发射的微波也可以利用抛物面集中且定向发射。

光波可以用光纤导向,光纤是光波的波导管。微波也可以用波导管导向,微波波导管根据应用的需要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微波也可以集中且定向发射,制成微波武器。

2.穿透性

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完全反射微波。

微波能穿透生物体表层,穿透深度与波长是同量级的,医学界常用微波做表层加热治疗。

在可发射可接受的无线电波中,只有微波能穿透电离层,于是人类用微波探测外层空间,射电望远镜就是用来发射和接受外太空的微波的。毫米波还能穿透等离子体,是远程导弹和航天器重返大气层时实现通信和末端制导的重要手段。

3.非电离性

微波的量子能量不够大,因而不会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不会破坏其分子的化学键,所以微波和物体之间的作用是非电离的。波长比紫外线短的电磁波可以破坏物质分子的化学键。由物理学可知,分子、原子和原子核的固有振动频率都在微波的范围内,于是用微波探索物质分子的固有频率,探索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特性,就成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

4.选择性加热特性

不同物质对微波的吸收程度不同,产生的热效果也不同,于是微波加热就表现出选择性加热的特点了。水分子属电极性分子,对微波具有强吸收能力。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比水小得多。因此,对于食品来说,含水量的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影响很大,含水量大的微波加热效果好。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用微波照射某物质,物质的含水量高的则微波反射量低,含水量低的则微波反射量高,所以也可以用微波探测某物体的含水量。

5.热惯性小

微波对介质材料是瞬时加热升温,升温速度快。另一方面,微波的输出功率随时可调,功率大则加热快,功率小则加热慢,微波停止则加热停止。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自动控制和连续化生产的需要。

如果用某种微波(对水气加热效果好)照射即将降雨的云层,会有什么效果?

6.信息承载性

由于微波的频率范围很宽,从数百直到数千兆赫兹,这个范围又可以分为若干频段,不同频率的微波都可以承载信息,各有不同的用途,所以微波承载的信息容量大。这是低频的无线电波无法比拟的。基于此,现代多路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几乎无例外地都是工作在微波波段。此外,微波信号还可提供相位信息、极化信息、多普勒频率信息。这在目标探测、遥感、目标特征分析等应用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微波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按照传统的约定,微波是无线电波中频率最高的一个频带的简称,其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以及亚毫米波的统称。 

制作功率较大微波,要用磁控管。让电子在真空的电子管中快速震荡,这就把电能转化为微波的波动能。其基本原理如下:

阴极灯丝发射电子,灯丝短而粗,加热电流大,大功率管的阴极灯丝工作温度很高,常用强迫风冷散热。

如果在阴极灯丝与阳极之间施加几千伏的直流高压,那么从阴极上发射出来的电子在径向电场的作用下,将直接打到阳极上。电压越高,电子的运动速度越快,电子打到阳极上的动能也越大,阳极会升温,阳极需散热。

如果在阴极和阳极之间,与电场垂直的方向再加上磁场,那么从阴极发射出的电子既受电场力的作用,也受磁场力的作用,电子边震荡边以螺旋形式向阳极运动,电子接近阳极时,又受到阳极谐振腔的作用,形成微波震荡,如下图的曲线所示。

微波发生器工作时,电子运动轨迹示意图

阳极由导电良好的金属材料(如无氧铜)制成,并设有多个谐振腔。谐振腔的型式常为孔槽形、扇形和槽扇型,每一个小谐振腔构成了振荡回路的电容,很多谐振腔相当于一个并联的振荡回路。

由许多谐振腔耦合在一起的阳极,形成一个复杂的谐振系统。这个系统的谐振频率主要由每个小谐振腔的谐振频率来决定,可以根据小谐振腔的大小来估计磁控管的工作频段。  

磁控管内的微波还需要输出装置。

对于低功率的磁控管,大多在阳极谐振腔高频磁场最强的地方放置一个耦合环,把密封的磁控管内的微波通过感应过程引到外边。耦合环面积越大,微波输出效果越好。 

对于大功率磁控管,用轴向能量输出天线,微波通过天线穿过密封窗,再通过波导管引出。 

磁控管把直流电能,通过电子震荡,转换成微波能量输出。调整高频电场强度,调整磁场强度,调整谐振腔的大小,就可以达到调整微波频率的目的。

对于低功率的微波,毫瓦功率的微波,可以用半导体微波信号发生器。半导体微波信号发生器的种类很多,都是利用了不同的“P-N”结有不同的特性,例如电容效应、隧道效应、电荷储存效应、雪崩击穿特性。简单的说,利用半导体,可以把直流电变为高速交变震荡的微波,也可以把低频率的交流电变为高速交变震荡的微波。

现在甚至可以做到,低压直流电用半导体变为低功率的微波,再把多个低功率微波集中在一起,形成较大功率的微波。所以,对于功率不太大的微波一般都采用半导体微波发生器,其体积小,制造方便,应用更是方便,它在民用和军用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此文章版权归属徐长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