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爱菊王爷 花甲之年编著《菊花谱》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0:40:42
...

在金秋时节,一年一度的菊花文化节在开封龙庭公园举行。一时间,菊花的香味传遍了全城。游客蜂拥至这座城市,使之壮观。

爱菊王爷 花甲之年编著《菊花谱》

开封龙庭菊花展(魏德勇摄)

“一朵菊花传遍了全世界,三朵菊花贯穿古今。”三朵菊花中的第二朵是大明君主写的。开花的那一年,他在开封龙庭宫种了菊花,给菊花浇水来研究菊花。那是六七年前的事了...

爱菊主权虎的父亲能有个儿子吗

明成祖天顺年间,开封镇平王宓(今河南郑州)每年秋季都组织大型菊花鉴赏活动。王宓的花园里种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种菊花。花开的时候,它们像雪一样白,像火一样红,像霞一样紫,这是令人惊奇的。

爱菊王爷 花甲之年编著《菊花谱》

清初镇平王宓地形图(网络图)

菊花欣赏活动的组织者是镇平人勇,他年近60。放眼整个国家,只有他有资格、财力和精力去做这件事。

王振平是标准的皇室成员。他的祖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称帝后,把他的父亲朱彝封在开封,名叫纣王。在许多兄弟中,他最像他的父亲。

爱菊王爷 花甲之年编著《菊花谱》

朱(网络图)

1403年8月8日,年仅三岁的朱友协被封为镇平郡王。朱友燮在周长大,受过良好的教育,深受父亲的影响。成年后,他住在王宓平郡(现在开封市李端街以西)。朱友协勤奋好学,擅长诗歌、书画、骑射蹴鞠。年轻时,他收集了从夏到元的一百多位皇太子的事迹,编纂了《圣王传》。

游助·敦和游助·谢是朱罗最著名的养菊花的儿子。长子朱有敦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并于上周成为宪制女王。他编了一本名为《菊谱赋》的书。同时,“好菊花父母曾种在北坡,浅黄低压绿琼枝”(《金孔雀菊的歌唱》),他们对菊花的爱表露无遗。朱友协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他认为菊花从医学到饮食到审美塑造,处处都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屈原写的“饮木兰落露,食秋菊落英”,到陶渊明的“东篱下采菊,悠然见南山”,再到苏轼的“黄州菊花误”案,都是如此。经过深思熟虑,朱友协把他父亲的植物园变成了一个菊花园,从四面八方种植收集的著名菊花产品,给菊花浇水,修剪树枝,吟诗作画,过着舒适的生活。这是朱友协赏菊活动的故事。

一部用心良苦的专论,编纂于花甲之年

朱友燮对菊花鉴赏活动的研究其实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300年前,首都汴京(河南开封)的宋朝经济繁荣。士大夫们喜欢花、鸟、昆虫和鱼,尤其是菊花。重阳节期间,朝廷在汴京举行菊花大会。皇帝和人民品尝菊花酒,观赏菊花灯。当代学者刘猛写了中国第一部菊花谱。

这种情况在1127年景康陷入困境时被摧毁了。汴京没有任何赏菊活动。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对中原文化的接受程度很低。为什么有菊花欣赏这样的说法?明朝建立后,开封(改名汴京)再次繁荣起来。朱友燮推崇宋代文人的风格,决心拥抱赏菊热,继承开封的菊花文化。

但他深知,要传承开封的菊花文化,不仅要举办赏菊活动,还要创作菊花专著,以承上启下。因此,60多岁的他认真阅读了唐代李白、宋代苏轼等文人咏菊的诗歌,并校勘了、石、、范成大等学者编撰的《菊花谱》。虽然刘猛等人的《菊花谱》写得很详细,但各有不同,理论太多,图片太少。为什么我不在有生之年写一份详细的“菊花谱”朱友燮读完各种植物名著后许下了这么大的愿望。

三管齐下,环游世界,再次闪光

经过多年的艰苦观察、写作和修改,朱友协于1458年完成了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德山斋居谱》,集菊花的引种、种植、浇水、观赏于一体。朱友协的学名也是一个贤德的素食者。

爱菊王爷 花甲之年编著《菊花谱》

《德山斋居谱》复印件(网络图)

除前言和后记外,该书分为四个部分,包括菊花目录,历代菊花诗集,菊花种植和浇水方法,菊花种植知识补遗。朱友燮撰写的序言,主要讲述了写这本书的原因和目的。黄色、白色、红色和紫色的菊花有100种,并配有精美的画。种植和浇水的方法可分为种植菊花、插菊花、补充菊花等项目,这些项目又可分为子项目。附录收集菊花种植经验,并告诉如何在一年四季种植菊花。这些方法对现代菊花种植技术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诗歌和绘画的“三管齐下”。它记录了各种菊花的特征,描述了各种菊花的个性,展示了各种菊花的标准形象。从这一方面来看,“德山斋菊圃”是菊花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朱友燮对菊花产业发展的杰出贡献。

爱菊王爷 花甲之年编著《菊花谱》

插图“德山斋居谱”(网络图)

《德山斋居谱》出版后,各种小版本的居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文人和学者都有自己的版本,其中焦红的同辈率先将其收入《国颂》。

然而,由于后世频繁的战争和列强的入侵,不仅开封龙亭的菊花园在1642年被黄河洪水冲走,无人修复,而且各种版本的《德山斋居谱》也在中国失传。

这本书受到了国外*和专家的极大关注。日本东京国立图书馆在20世纪初获得了明代版的《德山斋居谱》,并一直保存至今。196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从日本图书市场购买了另一套明代版画《德山斋居谱》,并将其收藏在该大学的燕京图书馆。

为了让人们再次感受到“德山斋居普”的魅力,中国科学家们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96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教师王华富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在欣喜之余,他重新检查了该书的内容,编纂了一本名为《明朝遗书》的书,并在中国出版。2010年,黑龙江大学的张荣东博士参观了日本东京国家图书馆。在认真研读原著的基础上,他完成并发表了一篇名为《日本与*明代单行本考辨》的文章。一本书一篇文章,已经成为国内学者研究菊花的重要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

虽然他不能回到中国,但《德山斋居谱》的复制品引起了中国科学家的注意。与此同时,这本书的诞生地开封,用《一个叫秋花的人》写了一篇大文章,使菊花文化和菊花产业得以共同发展,菊花是一座千百年来多姿多彩的古城。这样,大明君主朱友协就可以在精神上得到天堂的安慰了!

————————————————

[参考]

1.论文《明代开封菊花专论》,王华福主编,《园艺学报》,2000年第1期。

2.《中国农业史》,张荣东主编,2010年第4期,论文《日藏明代单行本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