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德州石芦街小学

科普小知识 2024-04-20 10:39:41
...

德州市石芦街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始建于1890年,原名“芦家井街正谊书院”,1949年,更名为“石芦街小学”,后曾更名为“育新小学”,1983年恢复“德州市石芦街小学”的校名。

1、简介

近百年来,学校历经坎坷,几经沧桑。她的诞生、成长、发展,凝聚了数代石小人的心血,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后,学校旧地重建,百年老校尽展新颜。学校现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631平方米。校内教学设施齐全,有教学实验室、电教器材室、劳技室、活动室、微机室、音乐室等。现有教学班14个,学生800余名,教职工40名。近年来,我校在上级党委*、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倾情快乐教育,让师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倾情幸福教育,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打造‘快乐、幸福’教育,追求持续发展,开创卓越未来,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的办学目标,以“求实创新和谐发展”为校风,以“天道酬勤厚德博学”为校训,以“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为教风,以“勤奋善思合作探究”为学风,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区级规范化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2003年成为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实验基地。

2、师资队伍


德州石芦小学

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治学严谨、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28名,小教高级教师以上职称33名,“德城区百佳教师”1人,17位老师先后分别获“德城区教学能手”、“德州市、德城区师德标兵”、“德州市、德城区优秀教师”、“德城区优秀班主任”、“德州市、德城区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有1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教学论文比赛中获奖。

3、措施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行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近几年在全区教育质量检测中位居前列。学校开设了音、体、美、科技制作、围棋等十几个兴趣小组,并开发了“木琴教学”进课堂校本课程,在市、区举行的各种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石芦街小学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阔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4、校史

学校历史年历: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督粮道在芦家井街建正谊书院。

1909年(清宣统元年),德州设劝学所,为教育行政机构。地址在芦家井街正谊书院旧址。

1916(民国五年),芦家井街劝学所为师范讲习所附设国民学校,后改为师范讲习所附属小学,日伪时期改为芦家井初级小学。

1949年,更名为“石芦街小学”。

1962年将建新街民中的校舍划归该校为分校。

1964年附设高级班两班。

1967年改为育新街小学。

1969年开始增设初中班。

1972年将初中班并入一中。

1976年起,复招初中两个班。

1979年、1982年各招初中两班。

1983年停招初中班,校名复为石芦街小学

1984年9月,石芦小学分校改为建新街小学

5、石芦街小学沿革

该校校舍由芦家井街正谊书院改建。正谊书院,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督粮道(当时的政权部门)与满营捐资合建,是满族儿童上学的地方。清朝末年与其他书院同时停办,改为劝学所。1916年(民国五年)为师范讲习所附设国民学校,学生30人,教员一人,(芦铣),后改为师范讲习所附属小学。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学生两班,男57人,女6人,共63人。日伪时期改为芦家井初级小学。

解放后改为石芦街初级小学。解放初期,一至四年级四个班,学生150名。1962年将建新街民中的校舍划归该校为分校。1964年附设高级班两班。继而学校面积扩大,校舍逐步翻新和扩建。1967年改为育新街小学。1969年开始增设初中班2班。1972年将初中班并入一中。自1976年起,复招初中两个班。1979年、1982年各招初中两班。1983年停招初中班,校名复为石芦街小学。1985年一至六年级12个班,学生573名,教职工46人。

上一篇: 公办幼儿园

下一篇: 德州实验小学